新闻动态
       

筑牢信仰之基 厚植家国情怀——我校师生热议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

作者: 南轩 时间:2025-09-03   访问量:

编者按:9月3日上午9时,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并检阅部队。

天安门广场的回声,激荡着神州大地;南昌大学校园里同频共振,师生全覆盖收看大会盛况,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3700余名大一新生齐聚室内体育馆,以饱满的精神状态集体观看大会直播;各单位各部门师生在办公室、教室等场所集中收看。大会结束后,学校随即组织座谈交流会,深入交流学习体会。大家纷纷表示,纪念大会令人心潮澎湃,将把观看纪念大会所激发的爱国热情转化为实际行动,以奋进之姿推动学校改革发展迈向新台阶,自觉做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实践者、和平理念的倡导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汇聚磅礴力量。现将部分师生学习感想摘刊如下:

校党委书记 罗嗣海:观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那一幕幕震撼人心的场景,至今仍让我心潮澎湃。长安街上,受阅方队威武列阵,铿锵有力的步伐踏响时代强音,每一步都承载着对历史的铭记、对先烈的致敬;钢铁洪流中,多款新型装备首次亮相,硬核实力彰显大国底气,每一帧都展现着人民军队从战火硝烟中淬炼的铁血荣光,更传递出新时代强军兴军的磅礴伟力。

南昌这片孕育了“八一精神”的红色热土,红色基因早已融入城市的血脉,而南昌大学作为扎根红土的高等学府,传承红色星火、弘扬革命传统,既是与生俱来的使命,更是责无旁贷的担当。作为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我尤感责任重大,我们要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把这份感动与震撼转化为育人实效,既要深耕思政课堂,将抗战历史的厚重、强军故事的赤诚融入教学点滴,引导青年学子在回望峥嵘岁月中读懂家国大义,在感悟强军征程中厚植爱国情怀,让红色基因在青春血脉中代代相传;也要锚定国家战略需求,以科技创新为翼,鼓励师生在关键领域勇攀高峰、攻坚克难,让学术研究与国防建设同频共振,让创新成果为国家大业注入“赣鄱力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交出一份不负时代、不负红土的育人答卷。

附属眼科医院院长 游志鹏: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让我倍感振奋鼓舞。作为全国卫生健康系统“白求恩奖章”获得者,有幸参加九三阅兵观礼。身在现场,当我看到国之重器列阵长空、三军将士英姿飒爽,内心激荡着对祖国强盛的自豪与对人民卫士的敬意。医务工作者与人民子弟兵同为生命健康的守护者,都需以赤子之心践行“人民至上”的誓言。未来,我将带领团队继续深耕眼科医疗事业,让白求恩精神在守护光明的事业中永放光芒,为健康中国建设交出南大眼科人的时代答卷。

校团委书记 廖元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鲜明表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这场气势恢宏的盛典让我们更加深刻地认识到,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作为一名高校团干,我深感必须引导广大青年学子深刻认识历史、把握现在、开创未来,不断坚定“四个自信”,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奋斗之中。我将带领学校共青团组织,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通过理想信念教育青年、建功成才培养青年、先进文化塑造青年,引导广大青年学生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定不移跟党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发展规划与学科建设处处长 况学文:纪念大会彰显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东方主战场的历史地位和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大贡献,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充分展示了人民军队坚定不移维护世界和平的决心意志和强大实力。我将立足教育强国建设使命,与发规处全体职工在服务立德树人、科技自立自强、国家和江西重大战略中扛起更大责任、迈出更大步伐、谋求更大突破,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学科交叉融合创新为突破口,全面提升学科整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扎实做好“十四五”全面总结和“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科学描绘好学校事业发展蓝图,为建设“江西底色中国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提供科学政策指引和坚实支撑保障。

党委学生工作部(处)长 李云辉:今天上午,我与数千名同学一同收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盛况,深受震撼,倍感振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铭记历史,坚持命运与共,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决心。庄严盛大的阅兵式极大地鼓舞了全体师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热情。作为高校学生工作者,我们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本职岗位,心怀“国之大者”,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定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新时代的伟大变革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刻苦学习钻研,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教育强国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中,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卓越工程师学院党委书记、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常务副部长 陈世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彰显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坚定决心,阅兵式展现的国力军威极大鼓舞了民心士气。抗战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铸就的,我们深切缅怀革命先烈,矢志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作为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工作战线的同志,我们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任,尤其需要以史为鉴、以魂铸人。既要将伟大抗战精神深度融入研究生思政教育全过程,引导青年研究生从壮阔抗战史中读懂家国大义,汲取深沉的爱国力量,让家国情怀根植于心、外化于行;更要锚定教育强国的时代使命,推动研究生培养与国家战略急需同频共振,扎实推进卓越工程师培养工作,不断培养造就具有家国情怀、追求卓越的工程技术人才,鼓励他们在科研攻关、基层实践中勇扛复兴重任,让青春的智慧与力量融入强国伟业,让青春之花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中绚丽绽放。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雷振文:向前走,不能忘记走过的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打开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广阔空间,扭正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趋向,书写了人类历史上正义事业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新的历史是对历史最好的纪念。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在深刻体认抗日战争中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中,在深刻体认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地位中,在深刻体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大意义中,坚持和弘扬伟大爱国主义精神和伟大抗战精神,坚定应对前进道路上的各种艰难险阻、暗滩险礁甚或惊涛骇浪,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思政课教师要加强抗日战争相关内容的讲授和阐释,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培育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焕奎书院党支部书记 邹立旋: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揭示了铭记历史、开创未来的时代意义,阅兵式彰显国威军威,极大振奋了民族精神。作为焕奎书院党支部书记,我深知何焕奎先生当年怀揣医学救国之志、艰苦办学的精神正与抗战精神一脉相承——皆是为民族存续、国家富强而奋斗。大道无垠,初心如磐。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坚守“德高医精、守正创新”院训,引导师生坚定理想信念,立足医学教育本职,努力培育具有深厚家国情怀、卓越临床技能的新时代医学人才,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健康中国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人民武装部副部长、军事教研部副主任 杨福林:作为新时代高校国防教育工作者,目睹铁甲洪流驶过天安门广场,聆听“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回响,我们既感受到民族复兴势不可挡的磅礴力量,更深刻认识到肩负着解码、弘扬、践行抗战精神的三重使命。做抗战精神的专业解码者,深挖抗战胜利的内在逻辑,胜利并非必然,和平来之不易,引导学生理解“能战方能止战”的辩证关系;做抗战精神的积极弘扬者,创新模式,开发新资源,让青年学子直观感受“血肉长城”的深刻内涵,激发“共筑长城”的历史自觉;做抗战精神的躬身践行者,就像当年西南联大师生在战火中的坚守,爱国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为民族复兴伟业而努力奋斗。

先进制造学院学工办副主任、专职辅导员 徐翰:纪念大会上,祖国强大的国力与军力震撼人心,生动彰显出我国国防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极大振奋了民心、鼓舞了军心。回溯历史,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无数中国人民以生命赴使命、用热血铸丰碑换来的胜利荣光,我们当永远铭记历史,让爱国情怀厚植于心。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深刻认识到,更应立足本职岗位,深耕大学生思政工作,牢牢扛起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伟大抗战精神融入育人全过程,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报国强国远大志向,以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投身实践,为教育强国、科技兴国建设积极贡献力量。

基础医学院学工办主任、专职辅导员 王葳:九三阅兵是我国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入新征程的首次阅兵。阅兵场上,方队步履铿锵、整齐划一,走出了中国繁荣昌盛的发展底气;战车列列、铁甲巍巍,它们承载历史荣光浩荡而来,奏响报国强军的时代强音。这场气势恢宏的盛典,既是对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铸就光辉历史的崇高致敬,更是对中国人民众志成城、谱写英雄史诗的当代延续。作为高校辅导员,我深感振奋,更觉责任在肩,我将以此为契机,用好用活红色资源,讲深讲透抗战故事,深化红色文化育人实效,让青年学生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在躬身实践中践行初心使命,使抗战精神内化为青年的价值追求,助力青年学生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外国语学院2025级英语语言文学硕士研究生、研究生支教团成员 汤子欣:作为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支教这一年,我以教师身份教书育人,深知不仅要传授学科知识,更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精神传承给学生,让我真切体会到传承精神之于教育的重要意义。历史承载过去也启迪未来。抗战胜利,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用生命与热血换来的,这伟大胜利中蕴含的抗战精神,是民族脊梁,是宝贵财富。如今我回归学生身份,更觉有责任致敬先烈,将抗战精神融入自身学习与生活,激励自己在学习和工作中奋勇前进。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5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团员 刘振:作为一名青年学子,我从小便学习着抗联先辈们奋战在林海雪原的爱国故事。六年前,我带着这份蓬勃的精神动力,来到了江西这片同样写满英雄史诗的红土地,人民军队从这里走出,以点点星火,成就燎原之势。去年八月,秉持着这份信念,我来到了贵州黔南,成为一名基层支教老师,我带着同学们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在电影院、文化馆和烈士陵园为孩子们讲述了许多革命先辈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故事,将红色基因传输给新时代的青年学子。未来,我将始终学习贯彻抗战精神,将爱国之心化为报国之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物理与材料学院2025级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阳磊:八十多年前,中国共产党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率先发出正义的呐喊,吹响抗争的号角,成为全民族团结抗战的核心。我们要向革命先烈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坚定地弘扬伟大抗战精神。阅兵式更是以其宏大的规模、庄严的氛围和昂扬的精神,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和鼓舞。当看到如今受阅装备的高科技含量和信息化程度,我深刻认识到高精尖技术在国防建设中的重要性,并更加坚定科技报国的信念,珍惜在校的科研机会,追求技术创新和突破,用尖端技术为国家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食品学院2023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 胡巍: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看着阅兵式,我不禁想起那些为了国家和民族英勇献身的革命先烈,他们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弘扬。我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立足食品科学研究领域,专注于食物过敏方向的研究,努力攻克技术难题,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实际行动为教育强国建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际銮书院2024级综合实验班本科生 黄子涵:作为一名大学生,观看九三阅兵让我心潮澎湃。整齐的方阵和先进的武器装备展现了国家的强大实力,也让我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安宁来之不易。我们青年一代应当铭记历史,继承先烈精神,将爱国情怀转化为努力奋进的动力,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肩负起新时代赋予我们的重任。

审校:宋志豪、许航、涂金凤、朱文芳


责任编辑:$curArticle.meta_str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