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0月13日,《江西日报》“学与思”周刊以《深刻领悟党的创新理论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为题刊登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钟贞山、杨丽娜撰写的理论文章,详情如下: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记录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进一步谋划和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推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迈出坚实步伐的生动实践,集中展现了坚持“两个结合”、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深入学习第五卷,对于更加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运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破解发展难题,具有重要意义。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实现高质量发展”专题系统阐述了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征,明确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实践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创新发展,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习近平经济思想。
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质量发展需要新的生产力理论来指导,而新质生产力已经在实践中形成并展示出对高质量发展的强劲推动力、支撑力,需要我们从理论上进行总结、概括,用以指导新的发展实践。”新质生产力是创新起主导作用,具有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符合新发展理念的先进生产力质态。要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以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质生产力重要论述的指导下,我省锚定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努力构建体现江西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日益显现,产业创新活力持续迸发。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由之路
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全过程人民民主彰显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优越性,为发展人类政治文明提供了全新范式。《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大力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专题深入阐述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大理念,对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作出重大部署、提出明确要求,为实现新时代新征程党和人民的奋斗目标提供坚实制度保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力量。
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社会主义民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健全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体系,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基本政治制度、重要政治制度。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准确把握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丰富内涵、重大意义和实践要求,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积极推动发展内容更广泛、层次更丰富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比如,积极推进基层民主创新,探索“幸福圆桌会”“乡间夜话”“城市会客厅”等基层议事协商模式,让群众更好地参与基层民主实践。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
“两个结合”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专题深刻阐明了“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全方位呈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取得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这一历史性结论。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在坚持“两个结合”中形成的,深化了对党的理论创新的规律性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彼此存在高度的契合性,一方面,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正确的指导方向,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生命力。另一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独特思想智慧,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提供丰厚的文化土壤,丰富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内涵。“第二个结合”彰显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原创性贡献。新征程上,要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贯通起来、同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融通起来,不断赋予科学理论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让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上展现出更强大、更有说服力的真理力量。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是我们党的根本政治立场。认真学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专题,对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具有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推动我国民生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牢牢把握的一项重大原则。前进道路上,要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维护人民根本利益,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努力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
建设美丽中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中,“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专题系统部署了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对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美丽中国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在生态文明建设层面发展目标的具象表达。新征程上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处理好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保护的关系、重点攻坚和协同治理的关系、自然恢复和人工修复的关系、外部约束和内生动力的关系、“双碳”承诺和自主行动的关系这“五个重大关系”,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提升生态系统多样性稳定性和持续性、守牢美丽中国建设安全底线、打造美丽中国建设示范样板、开展美丽中国建设全民行动、健全美丽中国建设保障体系。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科学指引下,我省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高水平保护、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持续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生态环境质量主要指标持续保持中部地区领先、全国前列,逐步形成了系统集成、治理高效、支撑有力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美丽江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审校:许航、涂金凤、朱文芳、陈小赤